查看: 13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年苏州大学新闻传播考研初试真题公布,附题目分析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122

帖子

5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8 09:4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州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第一平台,你关注了吗?☝☝☝
撰文  | 文哥
审核  | 卿姐
凤传文卿19苏大新传考研QQ群:627138721

写在前面:今年的题型和去年差不多,难度适中。专业二的题量要比去年小,毕竟不需要写1000字的新闻评论,这就谢天谢地了。下面文哥简单分析一下题目,小姐姐们可以看看跟自己的回答有没有出入。

对了,我和卿姐在接下来的4个月里会着手编一套2019版苏大新传考研资料。我负责做真题答案,她负责做三本参考书的笔记。大概过段时间公众号会出预售通知,19考研的小伙伴们可以多加关注。

2018年苏州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简答题(2*30=60分)
1、自媒体的概念的和特征
2、人工智能时代人与技术的关系

分析:简答题跟去年一样,仍然考查热点。自媒体的概念和特征很简单,只需要抓住草根民众发声,人人都有麦克风就行。特征可以从草根平民、即时互动、社交分享、碎片多级等角度思考。人工智能时代人与技术的关系,实际就是考查人与技术的伦理问题,即人工智能存在的伦理问题,答案能够在《凤传文卿2018热点手册》里找到。

二、论述题(30分)
以微博热搜排行榜为例,说明新媒体时代议程设置的变化

分析:论述题跟去年一样,仍然考查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和影响。此题不难,需要结合微博媒介的特征思考变化,可以从议程设置主体变成受众、社交媒体议程设置的时效性、公众自我议题的出现等角度思考。

三、实践题(60分)
根据以下材料,拟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材料内容是财新网成为国内第一家付费媒体。类似材料:“知识付费”的玩法原来这么多,你会愿意为哪些买单?

分析:10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算是苏大的特色了,大家写评论时最好能够用复合结构来写,建议采用双主张,分别论证。可以从媒体变革、知识付费、内容为王、受众需求等角度思考。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4*5=20分)
1、媒介情境论
2、新闻伦理
3、申报
4、乐队花车效应

分析:名词解释比较简单,特别基础。情境论凤传文卿模拟题出过,新闻伦理是常识了,申报是历史,乐队花车效应可能有些人不了解,不了解还是因为相关拓展知识掌握不够。它是拉斯韦尔提出的宣传技巧里的一种,《传播学教程》里提到过七种宣传技巧,本科专业的同学应该比较了解。

二、简答题(4选3*10=30分)
1、你对数字新闻的看法
2、评价沉默的螺旋
3、列举定量研究的三个案例
4、评价自己关注的三个公众号

分析:简答题比去年简单,依然是基础。数字新闻、定量研究这些都是基础考点。沉默的螺旋凤传文卿模拟题出过。评价自己关注的公众号就是开放题了,要学会分点评价,比如内容、功能、定位、粉丝等角度。

三、论述题(3选2*20=40分)
1、你认为AI、大数据等技术时代下媒介文化生产是否靠谱?
2、媒介技术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新闻真实观?
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处理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关系

分析:论述题永远都是最难的,这句话没有毛病。今年的论述题和去年是一个套路,依然是考新媒体技术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冲击以及新闻工作者该怎么办。媒介文化必考,这是毋庸置疑的。第1题既要回答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媒介文化生产造成的冲击,也要回答媒介文化生产坚守以及靠谱的意义。第2题考查新媒体技术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可以举出很多,如后真相、逆转新闻、虚假新闻等等。拥有怎样的新闻真实观?自然是原本的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报道的要求要有,也要积极面对当下环境,提高辨别、质疑、批判的能力。第3题如何隐私权和知情权比较简单,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公器,既要满足大众的知情权,也要保护个人的隐私权,就看如何把握这个度了。另外隐私权和知情权的概念需要点出来,明星隐私权比较特殊,也可以提一下。

四、实践题(60分)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以下试题。(材料是新京报评论等六家媒体对咪蒙引发媒介暴力的评论。类似材料:
江歌案|事件梳理舆论焦点各家评论都在这

1、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消息(20分)
2、结合媒介伦理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评论(20分)
3、写一则适合自媒体发布的新闻标题(10分)
4、写一篇140字以内的微博消息(10分)

分析:江歌案想必很多学校会考,苏大也跟随了大流。3道消息1道评论,题量不大,总体不难。凤传文卿模拟题里出过江歌案和媒介暴力的评论,所以这题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难。




2018年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硕)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610新闻传播学专业综合

一、简答题(2*30=60分)
1、自媒体的概念的和特征
2、人工智能时代人与技术的关系

二、论述题(30分)
以微博热搜排行榜为例,说明议程设置的变化

三、实践题(60分)
根据以下材料,拟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材料内容是财新网成为国内第一家付费媒体。类似材料:“知识付费”的玩法原来这么多,你会愿意为哪些买单?


分析:学硕610的题目和专硕334的题目一样,分析同上。

822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4*5=20分)
1、媒介批评
2、使用与满足
3、协同自律
4、《传播四种制度》

分析:学硕的名词解释比较简单,基本都能在书上找到答案。而且有些题目,曾经考过,算是老题了,不再赘述。

二、简答题(4选3*10=30分)
1、新闻编辑应该具有的能力
2、伯明翰学派看待青年亚文化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3、列举传播学定量研究的三个案例
4、UGC对新闻传播生产的影响

分析:简答题4题比较简单,偏重基础。第4题UGC对新闻传播生产的影响也算是老题了,很多高校曾经考过,可以尝试从5W的角度来思考。

三、论述题(3选2*20=40分)
1、有人认为,人工智能背景下机器人写作会取代职业新闻工作者,你怎么看?结合实际谈谈看法
2、有人认为,涵化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现在的传播媒介对大众的影响,你怎么看?结合实际谈谈看法
3、你觉得,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处理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关系

分析:苏大喜欢出新媒体技术对新闻理论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这是不变的套路。第1题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记者?凤传文卿模拟考出过原题,建议回答不会。第2题涵化理论在新时代下是否依然适用,较有难度,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新媒体对传统涵化理论的影响;二是网络涵化理论的模式转变和重构。第3题的分析同专硕。(大家在复习导论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传统理论在新媒体下的变化和发展)

四、实践题(60分)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以下试题。(材料是新京报评论等六家媒体对咪蒙引发媒介暴力的评论。类似材料:
江歌案|事件梳理舆论焦点各家评论都在这

1、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消息(20分)
2、结合媒介伦理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评论(20分)
3、写一则适合自媒体发布的新闻标题(10分)
4、写一篇140字以内的微博消息(10分)

分析:同专硕。

PS:如果以上题目有问题,欢迎18考生指出错误。另外关于今年题目的两篇材料,如果有同学找到了更加类似的材料,可以发给卿姐微信844386915,这样方便我们做历年真题答案时更加准确。
| 凤传文卿独家撰文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url]
[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gzOTc1MA==&mid=2649933940&idx=1&sn=710a2a4ef9336aec74486c55decb4127&chksm=875d465db02acf4ba2de663807916559fe6204b6a27dc9159229e580ccd5392d636a51e2d0ec&scene=21#wechat_redirect]

19苏大新传考研的小伙伴,现在你该做哪些准备?[/url]

点击下方文字即可阅读

▲苏大真题
「 [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gzOTc1MA==&mid=2649933761&idx=1&sn=18b84d531b68c4bce27a01d3ef6ade80&chksm=875d49e8b02ac0feecdcca00c46ea7d24fb88e26e75122e7b067f9b390cc49d5a33e3cb8eadb&scene=21#wechat_redirect]专硕真题
| 学硕真题


▲参考书怎么看
《大众传播学导论》怎么看?怎么做笔记?三招搞定!
《新闻传播学概论》怎么看?怎么做笔记?三招搞定!
《媒介文化通论》怎么看?怎么做笔记?三招搞定!

▲凤传文卿
苏州大学 | 苏大新传 | 苏大排名 | 考研经验 | 读研体验 | 参考书 | 研究生毕业 | 报录比 | 十问十答 | 拓展书 | 学硕专硕区别
苏州大学
新闻传播考研第一平台

微信 / QQ:844386915
微博:@凤传文卿

苏州大学 凤传文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7-5 17:17 , Processed in 1.7128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