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活动|2020年度苏州大学志愿服务工作回顾

[复制链接]

67

主题

68

帖子

3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06:4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2020年度
苏州大学志愿服务工作回顾

回顾我们一起携手走过的2020年
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惠泽寒门,以爱之名。
百廿光景,志愿同行。
  不平凡的2020年,有幸遇见最好的你。
在大疫中伸出援手,在支教中播撒希望。
在校马中逐梦奔跑,在寒冬中传递温情。
以爱校之志,谱梦想之歌。
    向青春举杯,向志愿者致敬!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20这一年里,我校广大青年志愿者们在校团委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各项志愿服务,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坚持“惠寒”精神的指引,不断攀登理想的高峰。从校园出发,苏大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每一处需要帮助的角落。以实践立足,青年志愿者的真情温暖着每一颗纯真善良的爱心。苏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总结了2020年我校志愿服务大事记,以此向所有志愿者致敬。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01


全民抗疫共战新冠 青年请缨同守家国


测温打卡 筑起抗疫青春防线
按照我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自返校以来,已陆续有两千余人次教职工和学生志愿者们投入到返校学生体温监测志愿服务工作中,在全校十余处测温监测点位协同做好体温检测、证件核验、秩序维护、特殊情况处理等工作,切实保障了返校测温工作的顺利进行。六月的空气闷热黏腻,测温的空间狭小逼仄,志愿者的隔离服严实厚重,而他们毫无怨言,一丝不苟的完成测温流程。平安校园的背后,凝聚着志愿者们的汗水与付出,爱心与力量。


社区战“疫” 争做疫情防控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才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我校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团中央、校团委和家乡所在地团组织号召,主动向社区(村)报到,在疫情防控中亮身份、当先锋、做表率,主动投身于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校团员青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青春奉献的誓言,共同守望春暖花开,英雄归来。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02

回眸双甲子,奋进新时代

苏州大学一百二十年校庆活动
9月24日至10月9日校庆筹备期间,经过两轮校庆志愿者面试,从4000多名报名人员中选拔出1330位校庆志愿者。经过系统培训,10月12日起,校庆志愿者正式奔赴各个岗位。为百廿华诞的顺利开展努力工作,成为校庆坚实的支柱。
志愿者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也许有着不同的口音、不同的信仰。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因为对母校共同的热爱,共同炽热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他们舌尖跳动的每一个音节,也许是一声问好,也许是一句介绍,也许是一段歌词,都表达着他们对母校最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归属感!
办公人员,媒体人员,后勤人员,联络人员等各类志愿者倾注心血,精益求精。志愿者们心无旁骛地服务他人,全力以赴地追求完美,成为母校与来宾之间坚韧的纽带,传递着温暖与力量。回眸双甲子,奋进新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志愿者,他们将个人的青春力量汇聚,化作母校光辉灿烂的长卷。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03


研究生支教团队 为抗疫贡献青年力量


我校研究生支教团从2009年开始,已接力派出11届共131名研究生志愿者赴陕西省多地开展教育扶贫、生产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秉持百年“惠寒”精神,累计支教长达182000小时,教课班级约350多个,教授学生超过17000人,开展包括关爱留守儿童、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在内的活动不下千次。
2020年,我校第21届和22届研支团共30名队员在三秦大地上持续接力,为乡村教育、抗击疫情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研支团设计出包括常识科普、素质拓展、传统文化及趣味学习四大类,共15项具体内容的课程活动,并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为支援湖北医护人员和苏州抗疫一线医护家庭未成年子女提供线上的学业辅导、成长陪伴、心理疏导等服务,取得良好反响。
2020年初,在蓝田团县委的指导下,21届研支团通过对蓝田县5所中小学的45名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性访谈,对其基本情况、留守现状、行为表现、认知表现、情感表现、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研,完成《留守儿童现状调研及解决策略——以蓝田县五所中小学为例》调研报告,为蓝田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献计献策。
在调研的基础上,21届研支团从心理支持和物力支持两方面开展活动,与我校“惠寒”总校共同发起“信连心”活动,以书信会友,目前累计为70名支教地学生送上3次来自苏州的问候。此外,研支团武功分队发起“惠寒图书漂流”活动,联合22届研支团成员,在校内为服务地高中学生募集英语学习资料,为高一新生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裨补阙漏,促进学习。
我校研支团组织以“扶贫助农,支教助学”为工作的立足点,发起“农产品+电商+精准扶贫”系列公益活动。其中“暖冬计划——为留守儿童众筹新衣”项目筹集善款74271元,帮助当地销售核桃2248斤,为八所秦岭山区乡村学校的贫困儿童们捐赠波司登羽绒服571套。“猕语计划——关注校园饮水安全”项目参与人数超2000人。同时,秉持着“扶贫必扶智”的理念,我校研支团发起了“七彩四点半·三学课堂”项目,以“知学”、“懂学”、“乐学”为核心,共开展学业辅导150次,线下主题活动42人次,受益学生累计1896人次。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04


发扬百年“惠寒”精神 助力我校志愿服务


“惠寒”起源于1911年东吴大学的“惠寒小学”。2011年我校为延续百年支教帮扶传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恢复成立了苏州大学“惠寒”总校,由原苏州大学教务处处长、民进党中央副主席、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担任名誉校长。“惠寒”自成立以来秉承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惠寒精神,不遗余力地宣传弘扬“惠寒”精神和文化,为志愿者和寒门学子搭建平台、开展多样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了人民网等70多家媒体报道。
2020年,在前辈的引领下,继承了惠寒精神的新生代举办了“惠寒”精神宣讲会,“惠寒”支教课程设计大赛,校园马拉松“惠寒”专区……这一个个活动的背后,是不同的团队,不同的分享人,不同的经历。但这一切的一切,指向的却是同一个目标,同一份理想——让世界因为我们的一点点努力、一点点行动、一点点爱而有一点点的不一样。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05


2020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推介


教育关爱类
行之有声”志愿服务团队
四年以来,我校“行之有声”志愿服务团队以公益服务为导向,长期致力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农村电商扶贫志愿活动。
2020 年,团队着力在疫情防控、汛情援助等方面开展线上线下志愿服务活动。于此同时,他们还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特殊家庭走访助学活动,用实际行动讲好青春故事,传播青年声音。迄今为止,团队共帮助农村留守儿童 1000 余名,志愿服务总时长 6000 余小时,公益里程 2 万余公里。
如今团队收到了瓦溪人民政府的感谢锦旗,荣获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泰迪熊医院
泰迪熊医院以3—7岁的孩子作为目标人群,通过模拟玩偶生病,以孩子扮演家长带着玩偶看病的形式,让孩子们体验和熟悉就医流程,旨在帮助孩子了解医院、医生和诊疗的过程,消除对医疗环境的恐惧感,同时也给医学生提供了运用医疗知识和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
本项目自开展以来已帮助儿童500人次,通过与其他院校交流项目经验不断完善项目开展方式与计划,形成了“培训—招募—后期推送宣传—活动总结—问卷反馈”的体系,惠及每年100-200人次苏州当地3-7岁儿童。
用行动让世界充满爱,医学部的学生永远在路上!

青茶支教
受到疫情影响,我校青茶支教团在内蒙古巴彦呼舒和安徽霍山开展“云支教”活动,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为孩子们进行授课。同时,支教团延续了将支教与推动文化传承相结合的传统,展开对村落文化形成特色的调研活动并总结出相关调研实践经验。队员们还开设了涉及自我突破和生命教育的体验感悟课程以及真人形式的性别教育课程。累计发布微信公众号推送16条,微博15条,抖音1条,获得国家级媒体报道5篇、省级媒体报道2篇;线上传播影响总人次约为58736人。

助农扶贫类
新丝路苏坊援疆团
虽然由于疫情原因,团队无法前往新疆进行实地考察,但秉持着“同心援疆、产业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的一贯宗旨,他们赓续丝情,与新疆新源县团委开展定点区域合作,就新源县特色产品带货直播、纺织服装专业技术培训、基层团组织建设、医用防护品使用与介绍等专题达成合作意向,并在持续推进,致力于将暑期援疆推动成长期“兴疆”。
“新丝路援疆团”的历年成果获得了江苏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和江苏省挑战杯银奖。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该有的模样!

东吴援梦疆宿公益团
2020年的暑假,为助力文旅兴疆、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苏州大学东吴援梦疆宿公益团在线上云调研、云实践的方式展开了主题为“掘民宿发展困境,践助农带货直播”的实践活动。公益团首先通过线上问卷和访谈等形式,从政府、商户、游客三个维度对新源县民宿状况展开调查。在了解了新疆民宿华丽外表下的诸多难题后,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微信的媒体属性,搭建了官方公众号,通过制作推文的方式向商户分享有关知识和经验。
与此同时,为了帮助新疆商户度过疫情导致的农产品滞销难关,公益团策划了一场以给观众多元化购买体验的助农直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法律科普类
“微光计划”法律援助微公益
我校“微光计划”法律援助微公益项目成立于2017年,至今已历三年,该项目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广泛动员吸收有志于从事法律援助公益事业的高校法律专业人才,旨在通过多形式、全方面的活动,面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优质、无偿、及时的法律援助服务。
微光至今,硕果累累,系列活动共获得国家级报道67次,省级报道11次,市级报道30次,曾获评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银奖、江苏省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团队、2018年苏州大学王晓军精神文明奖先进集体,获得苏州大学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立项资助两次。同时,本项目也为我校在读王健法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在社会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有效沟通。
他们用点点微光,照亮社会浩瀚星河!

环境保护类
“绿丝带”公益团
2020年暑假,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重重考验,我校“绿丝带“工艺团大胆改变策略,勇于创新,开启线上"直播助农"与线下"返家乡"实践相结合的全新模式,助力脱贫攻坚,践行绿色环保。
公益团共开展9次助农产品直播活动,总筹款超过11.3万元。在直播助农首日,公益团就成功拿下212单,累计销售有机蜜瓜770斤,所有产品销售额超1.2万。本次活动为农户们挽回了疫情导致的损失,有效地助力脱贫攻坚。

“资源寻家”计划垃圾分类科普宣讲团
随着垃圾分类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新风尚,我校金螳螂建筑学院“资源寻家计划“垃圾分类科普宣讲团来到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的贵阳,化身宣讲志愿者,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垃圾分类科普行动。
宣讲团成员们通过探访废品回收情况、了解当地垃圾分类现状、调查相关看法和意见、科普垃圾分类知识,促进了当地绿色生态文明建设,也帮助团队成员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真正明白了何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裁开十二月发旧的行囊
2021年仍有不灭的勋章
致所有志愿路上的青年身影与力量
愿你们之后的征途
眼含星辰大海,胸有丘壑万千。
心满繁花似锦,手捧璀璨希望。


苏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文字:伍启月 吕景加 诸俊涛 刁兆杨
编辑:刘思妤 周沈洁 韦懿洲
责编:范丁萍
审核:严韵致 谢凯 张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7-5 09:06 , Processed in 2.60450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